WPS,WPS Office,WPS官网,WPS下载,金山文档,在线编辑文档,协同办公,云文档,云表格,在线表格,远程办公,远程会议,云办公解决方案,在线办公,多人协同云文档,协同办公平台,流程图软件2007年10月9日,创立19年的金山软件终于在香港上市了,为了这一天,他们整整筹备了8年。
上市当日,那时还是金山CEO的雷军感慨地写了一封至全体员工信:“一路上有你,苦一点也愿意,一起哭过笑过的兄弟们,让我们一起举起庆功的酒杯,一起为我们自己大声欢呼:我们上市了!”
这一年,雷军38岁,在别人眼里是意气风发,事业有成,但他却不这么认为,而且怎么也高兴不起来。
在他看来,虽然自己执掌的金山在苦熬8年终于上市了,但市值实在是太低了,只有6.26亿港元。这个数字,远不及晚于金山一个月上市的阿里巴巴,市值1600亿港元,更不用提于一年前就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百度了,市值39.58亿美元。与这些后起之秀相比,金山显然是黯然失色。
这让当时的雷军受到了极大伤害,用他自己话就是“当你杀下来以后,遍体鳞伤,累得要死,你在想,别人成功咋就那么容易?”,他想不通这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。
雷军23岁进入金山,15年来,论勤奋,在业内无人能出其右。就连在互联网内以勤奋闻名的周鸿祎,与雷军相比他都甘拜下风。雷军可以通宵达旦地工作,在很长时间里只睡四五个小时,他的旺盛精力让下属叹为观止。然而,15年的辛苦劳顿、亲力亲为,并没有换来他想要的结果。
于是,在金山上市两个月后,他选择了辞职。之后,他思考了大半年,想弄明白,“我们这么努力,为什么在互联网浪潮里没有成为主流?想了快一年才明白,未来的十年是移动互联网的十年。”
这时,20年前被《硅谷之火》点燃的梦想,又浮现在了他的心头。多年后,当他再次提起那本影响他半生的《硅谷之火》时,他说:“我在大学里几天几夜都没睡觉看这本书,那时就梦想做一家世界性的企业,这是我在40岁时下定决心再创业的原因。”
1969年12月,雷军出生在湖北沔阳县(今仙桃市)的一个小村庄,父亲在县城教书。
雷军从小乖巧懂事,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“生在红旗下,长在红旗下,从小就是好孩子,根正苗红。”
9岁时,雷到了县城读书。虽然是从农村来的插班生,但他在县里的学校依旧是好学生,小升初时,他考了学校的第二名。
1984年,雷军考入沔阳县最好的中学沔阳中学(今仙桃中学)读书。那个时候的雷军非常喜欢下围棋,还拿过学校的围棋冠军;也喜欢读书,最喜欢读《小说月报》;还喜欢古诗词,最喜欢的词人是李煜。
雷军后来回忆,当时中学的6个班考了17个清华北大,他高二的同桌上了北大,高三的同桌上了清华。
而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的他,为了与高中时的一个好友能有更多的共同语言,拿着上清华北大的成绩去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,因为他的那个好友选的也是计算机专业,不过在中科大;另外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武汉大学离家近。
入学的第一个晚上,深怕落后于人的他就去上晚自习。雷军极其自律,哪怕晚上要去看电影,也是晚上九十点钟自习完之后再去看重放的第二场。每天早上也是很早就去教室占座位,只为坐在最好的位置上听课。
他原本爱睡午觉,但当他看到其他同学中午不休息学习时,他果断地戒掉了自己睡午觉的习惯,还制定了一份严格的学习计划。
“人因梦想而伟大。”很快,雷军因为一本名叫《硅谷之火》的书,找到了自己的梦想。这是一本讲述乔布斯、比尔·盖茨等那些硅谷精英们如何创业的书,大一时,他在图书馆偶然中发现了这本影响他一生的书。
这本书让雷军心中燃起了熊熊烈火,“烧”得他几个晚上都没能入睡。他在武大操场走了一圈又一圈,心中暗自发誓——“日后一定要干些惊天动地的事情。天生我材必有用,日后自己一定要做个伟大的人。”
多年后,功成名就的雷军面对台下上万的学弟学妹,讲述自己的这段往事时,他说:“我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告诉自己,光有梦想是不行的,要脚踏实地地真正做几件不一样的事情。”
当时武大是国内最早一批实施学分制的大学,只要修完一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。雷军对于上课的安排有自己的想法:如果那门课是比较重要的,他就上四分之一的课;那门课不太重要,他就上八分之一的课。
最终他成功在两年内修完了所有的学分,尽管学习的时间只有同学们的一半,但他最后毕业时的成绩还是达到了全班第六名。
在武大,雷军干的第二件不一样的事是“创业”,尽管最后是以失败告终,这也让他积累一些宝贵的经验。
“我觉得程序员工作的魅力是,只要程序写得好,可以指挥电脑想干的事。你坐在电脑面前,你就是在你的王国里巡航。这样的日子简直就是天堂般的日子。早年间,我真的觉得编程这工作我能干一辈子。”雷军说。
那时候武汉大学计算机设备简陋,数量也少。即使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周下来也就几节课,这对于把写代码当做人生乐事的雷军来说,显然是不够的。于是,他就想了很多能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法子。
他先是将键盘拓在纸上,上其它课的时候他就在下面练习盲打,提高打字效率。不过,很快他又发现了另外一种法子——“泡机房”,即每天呆在机房里磨蹭。
“泡机房”是一件很痛苦的事,有时遇到无情的机房管理员,死活就是不让雷军进去。再后来由于他去得太频繁,以至于机房管理员看见他就往外轰。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,泡了一段时间的机房后,雷军的专业水平增长了不少。
这时他发现武大后面有一条街,即广埠屯,是武汉有名的“电子一条街”,于是那段时间,他不在去“泡机房”了,而是去电子一条街做兼职,帮人装系统、修电脑和编程序等,目的不是为了赚钱,而是希望同种这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。
从大二开始,雷军就经常背着装满资料和磁盘的大背包,骑着自行车,出没在武汉电子一条街。时间已久,他不但认识了许多电子街的老板,而且还渐渐成了街里的“名人”,也结识了一些有名的工程师。
1989年5月,雷军在电子一条街上认识了武汉测绘科技大学(后并入武汉大学)的王全国,当时王全国毕业留校任教,同时在一家校办的电脑销售公司里负责技术支持。通过王全国,雷军又认识王全国的学弟李儒雄,三人成为了好朋友。
“雷军在那条街上,特别活跃。”王全国回忆,那时候没有正版软件渠道,没有互联网,因此爱好者们就常常聚在一起交流交换软件。而王全国手中的软件最多,因此雷军经常和他交换软件,两人逐渐成为了好朋友。
两人认识不久后,就联手为王全国所在公司开发加密软件《Bitlok0.99》。白天忙着工作,到了晚上两人躺在公司的沙发上聊天,梦想着未来有一天能拥有自己的公司。他们用了两周时间,完成了这款加密软件,这是雷军的第一个商业软件。
那时他们没有公司,不能在软件上署公司名。当时街上正放映电影《神秘的黄玫瑰》,王全国就建议署名“黄玫瑰小组”。
“以后我们在自己的作品里面,经常用‘馈人玫瑰之手,历久犹有余香’这句话作为标准签名档。”雷军回忆。软件做完后,王全国把公司发的50元加班费给了雷军,这是雷军写软件得到的第一笔报酬。
大四那年,雷军和王全国及王全国的两个朋友,以每人占股25%的形式,成立了一家公司,取名为三色(Sunsir),寓意放飞创业梦想,创造七彩新世界。
雷军后来回忆说,当时他们根本没讨论过开公司谁投钱、开张之后做什么、靠什么赚钱等问题。
他们租下了珞瑜饭店103房,白天跑市场,晚上也基本不回宿舍,睡觉的时候五六个人就直接躺在办公室里。实在找不到地方躺的人,就只能坐在电脑前干活。
雷军说:“看起来我们的团队很强大,最多的时候有14个人,业务范畴也挺宽——卖过电脑,做过仿制汉卡,甚至接过打字印刷的活。”
但是公司账户里没有钱,有时候连吃饭都是问题。最后不得不派去一个麻将打的好的兄弟,到食堂去赢些饭票,以解燃眉之急。
不止如此,他们还时常因为谁该当董事长、谁该当总经理而争论不休。雷军当时还在学校读书,原本不想参与这些事情,但经常被他们从自习室里叫出来开会,而且一开就是一个通宵,弄得他身心俱疲。
第一次创业结束后,雷军回到武大校园,他如释重负的走在校园里,觉得“生活是如何的美好,真轻松啊!梦魇般的日子过去了,迎来的是新的生活。”
毕业后的雷军没有再去创业,而是到北京航天系统的一个研究所工作,对这份工作雷军的父母也很满意,希望他好好工作,不要再折腾着去创业什么的。
雷军本来打算也听从父母的建议,好好工作不在折腾,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,发现自己并不能适应这里的氛围,就在他纠结之时,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当时的金山副总裁求伯君,并且还向他伸出了橄榄枝。
求伯君也算是当时的传奇人物,20岁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,为了追求爱情,放弃铁饭碗,辗转加入了香港金山公司,之后凭一己之力写出WPS。
WPS是第一款中文文字处理系统,一出世就收到了国内计算机界的追捧,并很快占领了中国90%以上的市场,因而求伯君也被誉为“中国第一程序员”。
据说求伯君第一次和雷军见面时,身穿一件黑色的呢子大衣,风度翩翩,这让大学刚毕业的雷军为之倾倒。后来雷军回忆:“我当时真是有些被震撼了,我当时觉得那就是成功的象征”。
而正在为金山公司寻找人才的求伯君也被雷军的才华所吸引,初次见面后不久,求伯君就在北大南门的长征饭店请雷军吃饭,并正式向他发出邀请。
这让22岁的雷军陷入两难,一边是稳定但自己不是很喜欢的铁饭碗,一边是有风险但自己很向往的金山公司,在思前想后了好几天后,雷军决定还是希望成为第二个求伯君,于是他辞掉研究所的工作加入了金山公司。
不过,当他期待满满的进入金山后,才发现算上他公司才只有六个人,这多少让他有点失望,甚至有点被忽悠的感觉。这时,他才想起当初加入时给多少工资他都没问,最后,金山给他工资是2000元每月。
雷军加入金山后,开始的几年随着金山的稳定发展,一切都还不错。直到1996年,开始有了变化,那时国内刚刚连接上世界互联网2年,互联网上的一切我们都属于拓荒阶段。当时微软也刚进入国内,想要与当时在国内办公软件做的最强的金山合作。
可能因为是首次外企合作,金山本着交流学习的态度,双方达成了协议,可以通过己的软件中间层RTF格式来互相读取对方的文件。没想到正式因为这个RTF格式的开放使得雷军主导设计的WPS陷入了一个最黑暗的时期。
由于可以互相读取,微软通过系统捆绑销售与纵容盗版的方式几乎挖走WPS的所有用户。
雷军作为开发者为了反制也倾全公司之力研发了一整套的WPS的升级套件——盘古组件。对于这款软件,金山公司前后投入了200多万,在90年代初期,这无疑是一笔巨款。
按照当时金山在市场的占有率来说,这款软件至少能卖出6000套。但是由于桌面市场几乎被微软占据,外加上当时盗版猖獗的原因,使得盘古组件的销售量仅仅只有原计划的1/3。
一时间整个金山公司陷入严重的危机中,员工从200多人减少到20多人,甚至一度连工资都快发不出,求伯君只好卖掉房子救急。这让雷军和他的团队一下陷入了深渊,也使得雷军放逐、低沉了好一段时间。
雷军后来回忆说:“那年,我失去了理想。”甚至一度想以后开个酒吧算了。不仅如此,他还向公司提请了辞职,但求伯君知道“盘古”的失利并非完全是雷军的过失,所以将雷军的辞职改为了休假6个月。
这6个月,雷军一边休假一边复盘“盘古”的利弊得失,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:盘古的失败,不是因为自己和团队不够努力,也不是因为产品不好,而是因为他们只注重技术,觉得只要产品好就不怕没人要,而对用户的需求以及市场的导向并不是很清楚。
6个月后,雷军重新回到金山。他不再追求开天辟地式的平台级软件,而是从小软件做起,把公司原有的卖得挺好的金山影霸继续做好,并开发了“中关村启示录”“剑侠奇缘”“金山词霸”“电脑入门”等小软件。
1997年,金山调整了战略,慢慢又发展起来。第二年,联想注资450万美元,成为金山大股东。也就在这一年,28岁的雷军,成为了金山公司的总经理。
据说,当时雷军爸爸在报纸上看到他担任总经理的消息,还专门打电话过来,说总经理就是万金油,看起来光鲜,其实啥都不会,你还是干技术靠谱。
雷军担任金山公司总经理后,带领团队开发出了金山公司历史上第三款主打产品——金山毒霸。
这一次,雷军不再是那个只会关注技术的工程师,而是已经成长为一个营销高手。金山毒霸很快就卖火了,成为当时市场上的一个奇迹。而杀毒,也从此成为金山公司的标签。
雷军,确实是个有理想的人,他并没有因为财富和职位的满足让放弃拼搏,相反在担任金山总经理后的第二年,他就启动了金山的上市流程,但他并没有想到这一筹备就是8年。
“我在金山想的是人定胜天,我们相信聪明加勤奋天下无敌,相信明天更美好。40岁的时候,不惑了,看清楚了自己的能力和时势。战略是在对的时候做对的事情。做早了死在半路上,做晚了你追不上。”
如果我们从雷军离开金山后的这近20年来看,他确实是站在了风口浪尖,也确实飞了起来。如今的小米已经是世界500强的企业,是世界上最年轻的500强公司,但雷军的梦想还不于此。
雷军曾说,“《硅谷之火》给了我这样一个启迪:你要是有梦想不妨一试,那样你也许真能办成一家世界级公司。”
2021年3月,52岁的雷军,向大众宣布了他的最后一次创业——“造车”。
他说:在过去75天里,经历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、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度交流、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、两次正式的董事会,今天,我们终于迎来了小米史上的最重大的决定: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市场,未来10年,我们将投入100亿美元,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。
三年后,小米首款车SU7一经推出便迅速打开市场,呈现爆发式增长。在巨大的流量红利下,不仅SU7一路畅销,第二款车YU7的动向也备受关注,屡次登上热搜。